青青久久精品一本一区人人,97色超级碰碰免费公开视频,国产1024成人精品视频,国产真人无码作爱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滾動 > 正文

【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扎根老區沃土 產業越“贛”越好

2022年09月14日 0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踐行是最有力的傳承。近年來,江西省積極在加快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上作示范、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上勇爭先,奮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近日,“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江西贛州和吉安,在這片紅土地上感受產業發展的澎湃動能。

  特色制造 創新發展

  稀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也是不可再生資源。贛州每年產出占全球70%的中重稀土。近年來,贛州市贛縣區聚焦“中國稀金谷”建設,圍繞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稀土新材料產業集群目標,支持、鼓勵贛縣區企業與科研機構協同創新,推動稀土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江西粵磁稀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粵磁稀土)就在“中國稀金谷”的鎢和稀土產業園里。這家江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集稀土永磁材料、永磁電機和磁材行業智能裝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于一體,主打高性能釹鐵硼磁性材料,產品可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高鐵動車、電機工程等高新技術領域。

  “現在公司的產值可以做到10個億左右。我們的產品在行業內是有優勢的。”粵磁稀土常務副總經理周青表示,贛州的相關科研院所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我們也致力于成為稀土永磁行業標桿企業。”

圖為粵磁稀土生產車間。(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相成/攝)

  創建于1969年的江西電纜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江西電纜),曾是江西省內行業排名第一的龍頭企業,后來因為資金鏈斷裂、債臺高筑而一度停產。關鍵時刻,吉安市吉州區委、區政府從長遠考慮,毅然出手施救,于2017年4月成立工作組,全力推動這家企業破產重整。

  2020年底到2021年初,江西電纜在世界五百強企業江西銅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銅集團)和吉安市政府的主導下最終完成重整。涅槃重生的江西電纜,將重點發展電力電纜、新能源汽車用電線電纜、防火電纜、特種電纜等產品,致力于成為江西省乃至中部地區超高壓電纜生產標桿基地。

  “我在江西電纜呆了12年,經歷了最低谷的時候。重整帶來的是什么?我認為帶來了生機、發展,更帶來了信心。”江銅集團江西電纜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楊建軍表示,新的資金、管理和科研力量的進入,為江西電纜未來的創新發展和實現產能倍增打下了強大基礎。據悉,江西電纜今年全年產值目標是10億元,今年上半年產值已超過4億元,達到了歷史最高年產值的同期進度。

  背靠灣區 面向世界

  投資120億元的格力電器(贛州)智能制造基地,于2020年7月10日落戶贛粵產業合作區(南康片區),預計今年9月份批量生產,一期達產達標后可年產空調300萬套,產值超100億元,就業超3000人。格力也是贛州對接融入大灣區引進的第一家世界500強制造企業。項目從洽談、簽約到開工建設,僅用時75天;從總裝車間打下第一根樁,到2022年6月底第一臺空調下線,僅用時12個月。

  “凡是大灣區能做到的,我們都要做到。”這是在贛州經常能聽到的一句話。改善營商環境,正是其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區委、區政府對于格力項目高度重視,采用‘揭榜掛帥’的形式,從各相關部門抽調了人員常駐在‘格力專班’,幫助格力及時解決建設當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南康區格力項目建設指揮部綜合辦公室,即“格力專班”的工作人員彭森對記者表示。彭森認為,有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大灣區其他更多的優質企業也會陸續到來。

彭森在介紹格力電器(贛州)智能制造基地。(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相成/攝)

  位于贛州市南康區的贛州國際陸港,是全國第8個獲批的內陸對外開放口岸,它的建成運營,徹底結束了贛南蘇區沒有對外開放平臺的歷史。目前贛州國際陸港已經發展成為“多口岸直通,多品種運營,多方式聯運”的國際物流樞紐,累計開行中歐(亞)班列超1200列、鐵海聯運“三同”班列和內貿班列超11000列。

  “贛州國際陸港最大的特點,就是以產業為支撐。我們進口最多的貨物是木材,出口最多的貨物是家具。”贛州國際陸港黨群工作部工作人員鐘歡藝介紹說,陸港建設的初衷是解決南康這個“中國實木家具之都”的原材料供應問題,之后隨著不斷發展,“出口的家具也越來越多”。

  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依托贛州國際陸港的平臺優勢,南康家具產業集群的營收已從建港前的百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超2300億元。

  鄉村振興 產業先行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華屋自然村隸屬于瑞金市葉坪鎮黃沙村。這里是遠近聞名的“紅軍村”。土地革命時期,華屋有17人在長征途中犧牲,留下了“十七棵松”的感人故事。近年來,借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東風,華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家戶戶都住上了新房子、喝上了自來水、用上了穩壓電、走上了平坦路。

  據黃沙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華盛介紹,華屋在深挖紅色故事、大力發展紅色旅游的同時,積極動員群眾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還建立了電商平臺銷售專業合作社的各類農副產品,探索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與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新路子。

  村民華小英是烈士的后代。2018年,她成立了華嬤嬤泡菜坊,依托華屋鄉村旅游這個窗口,短短幾年時間,她的泡菜產業就迅速發展壯大,2021年銷售額達到了1000萬元。“如今,我在瑞金經開區有一個近千平方米的大車間,在村里有好幾個蔬菜生產基地,我要讓家鄉的泡菜聲名遠揚,讓鄉親們都過上幸福日子。”華小英笑著對記者說。

華小英在介紹泡菜產品。(中國經濟網記者 鄧浩/攝)

  大棚“爬”上山,荒坡變菜地。長龍高標準大棚蔬菜示范基地位于贛州市寧都縣長勝鎮法沙村,它建在一大片紫色頁巖山地上。這里雖然不適宜水稻耕作,但土壤富含磷、鉀、硒等微量元素,經土壤改良后,適合辣椒等蔬菜種植。據了解,示范基地目前已建成蔬菜大棚121個,大棚面積960畝,吸納種植戶48戶。該基地帶動了周邊勞動力就業500人以上,人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

  “我們不僅解決了蔬菜產業發展與種糧“爭地”的問題,也為村民和村集體帶來了穩定的收入。”長勝鎮黨委書記宋雪明告訴記者,如今,這里已經成為了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

  村民李仁蘭是示范基地的一位種植戶,他的種植面積已經從當初的12畝增加到了今年的40畝。“每畝純利潤大概1萬元左右。”李仁蘭笑著說。(中國經濟網記者 鄧浩 張相成)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 

(責任編輯:李焱)

【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扎根老區沃土 產業越“贛”越好

2022-09-14 0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