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久久精品一本一区人人,97色超级碰碰免费公开视频,国产1024成人精品视频,国产真人无码作爱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滾動 > 正文

趙云波: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理念遵循與實踐指向

2020年08月14日 07:33   來源:光明日報   趙云波

  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經濟地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這一重要論斷,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理念遵循與實踐路徑。

  樹立新發展理念,科學認識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如何看待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實際行動。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在借助科技力量極大拓展自身改造自然能力的同時,也帶來了資源枯竭、生態惡化等后果。這些問題在黃河流域也有所表現。比如,黃河上游地區氣候出現變化,水源涵養能力有所下降;中游地區植被破壞導致水土保持能力不足,工業生產造成水體污染;下游地區濕地萎縮,各流域生產生活過度用水、無序用水,黃河幾度出現斷流。當前,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其中的關鍵就在于,樹立新的發展理念,科學認識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边@是基于歷史規律和當代實踐作出的重大理論創新。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美好生活的題中應有之義,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確保人民群眾生態環境權益,是開展各項工作的基本要求。對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而言,首先,應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高度統一,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生態文明發展道路。其次,堅決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區域經濟短期高速增長的發展方式,摒棄“征服水、征服自然的沖動思想”,堅持生態優先,“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最后,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通過創新改革,讓土地、自然風光等要素活起來,利用自然優勢發展特色產業,把綠水青山蘊含的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為金山銀山。

  加強制度建設,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剛性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規劃發展、規范行為離不開制度建設。黃河流域目前存在的生態環境脆弱、水沙關系失調、水資源匱乏等問題,表象上看發生在自然界,但實質上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出現了問題,必須在制度上規范人的活動與行為。比如,據統計,黃河流域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7%,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卻高達80%,遠超一般流域40%生態警戒線,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必須將“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落到實處。再如,黃河流域上中下游都面臨生態環境脆弱的現實問題,不少流域存在較大污染,據統計,2018年黃河137個水質斷面中,劣V類水占比達12.4%,明顯高于全國6.7%的平均水平,解決這些問題,同樣離不開法律制度的剛性約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眹栏竦姆ㄖ魏椭贫缺U希菍崿F“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必然路徑。為此,一方面,應在堅決執行好現有相關法律制度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黃河流域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具體問題的研究,加快針對性法律制度的建設進程。另一方面,應加強黃河流域各地區地方立法和制度建設的統一性、協調性。黃河流經9個省級行政區,各地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的特點和任務有所不同,但各地開展的相關法律制度建設應從全局出發,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統一目標下,找準本地區在全流域中的功能定位,加強不同地區之間的溝通、合作與聯動,避免發生互相沖突、互相掣肘的現象。

  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黃河流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既有農產品主產區,又有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礎工業基地,但黃河流域經濟發展不充分、不協調問題依然突出。從全國城市GDP總量來看,近年來,進入前十的沒有黃河流域城市,進入前二十的有鄭州、濟南、青島,都是黃河下游城市。對外比較,黃河流域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較之長江經濟帶、東南沿海區域差距較大;內部比較,整個流域上中下游城市發展也不平衡。此外,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黃河流域就涉及5個。要言之,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迫切、任務艱巨。但犧牲生態環境追求一時經濟效益已被歷史和實踐證明是一條死路,實現高質量發展內在地要求轉變發展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蓖苿泳G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就要在償還歷史欠賬、加強修復工作的同時,將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對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而言,一方面,將生態保護與產業轉型統一起來。著力建設全流域友好型人水關系,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淘汰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產業,新興產業規劃與布局必須加入生態效益指標。沿黃各區域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根據在全流域中的生態功能定位發展各具特色的高質量農業、旅游業等,把流域生態資源有效轉化為生態資產,提升沿黃區域、特別是貧困區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另一方面,將高質量發展與生活方式變革統一起來。高質量發展必將進一步改善和提高經濟社會條件,但并不代表可以不合理消費和奢侈浪費,恰恰相反,高質量發展要求倡導和推廣綠色消費,形成崇尚節約、綠色低碳的生活和消費方式,形成廣大群眾全員參與的生態文明建設風尚。

  (作者系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所副教授)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