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久久精品一本一区人人,97色超级碰碰免费公开视频,国产1024成人精品视频,国产真人无码作爱在线观看

東北振興關鍵靠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

2018年07月11日 08:28   來源:經濟參考報   高宏偉

  東北經濟企穩向好趨勢已經顯現,需要以深化改革加快東北全面振興的進程。要在優化營商環境下狠下功夫,營商環境改善不僅包括縮短負面清單,也包括重塑社會信用、公共道德,重塑正確的價值理念;要在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上狠下功夫。通過產品和產業結構的創新構建東北現代化經濟體系,提升供給質量;要在培育關鍵發展主體上下功夫。從激勵機制和法人治理結構入手,培育關鍵發展主體。

  由東北大學、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共同舉辦的“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座談會”近日在京舉行。

  與會專家認為,國內外局勢變化與東北振興息息相關,東北地區應該充分利用世界局勢變化,尤其是東北亞局勢變化為東北振興帶來的戰略機遇,通過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加快東北全面振興的進程。

  以深化改革加快東北全面振興的進程

  東北大學校長、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院長趙繼認為,新一輪東北全面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東北經濟社會發展呈現一些好的跡象,一是營商環境政府改善力度比較大;二是東北三省四市的經濟形勢企穩向好跡象顯現。但是東北發展也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國企改革的壓力依然繁重;二是社保壓力依然很大。這些更深層次的問題,是東北地區改革中的重要難點問題,也是東北振興研究院重點研究的課題。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中美“貿易戰”的長期影響大于短期影響,多邊影響大于雙邊影響,間接影響大于直接影響。一定要在新的背景下研究東北問題的迫切性。遲福林進一步提出了新時期東北全面振興幾點建議:第一,破解難題的關鍵在于通過內需拉動消費。當前,對內需的重視程度在很多地方都不足,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釋放巨大的內需潛力。第二,核心是改革。東北的核心問題是體制機制問題,要以改革來破題東北矛盾。第三,在改革當中,尤其要注意營商環境,營商環境不好,資本和人才就會往外走。在東北談營商環境,要經濟環境、社會環境一并考慮,而且可能社會環境更迫切。第四,東北地區的改革中,政府改革尤為重要。應該考慮政府如何通過行政體制改革來推動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第五,行政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解放思想,改變理念。要采取具體措施,給改革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創造環境,由此才能創造一個解放思想的環境。

  區域經濟學專家范恒山認為,針對東北經濟下行壓力,黨中央、國務院制定一系列戰略部署,東北經濟企穩向好趨勢已經開始顯現。但東北問題的根本還在于體制機制上,需要以深化改革加快東北全面振興的進程。他建議:第一,要在優化營商環境下狠下功夫,營商環境改善不僅包括縮短負面清單,也包括重塑社會信用、公共道德,重塑正確的價值理念。第二,要在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上狠下功夫。要通過產品和產業結構的創新構建東北現代化經濟體系,提升供給質量。第三,要在培育關鍵發展主體上下功夫。從激勵機制和法人治理結構入手,培育關鍵發展主體。培育關鍵的發展主體,既包括企業和企業家,也包括干部本身。

  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認為,以人民利益為基礎,實現中國居民收入可持續增長,擴大內需是應對中美“貿易戰”的核心命題,增加中國居民收入可持續增長也是中國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國策。東北地區應該緊密結合國內外局勢變化,在提升供給體系質量上下功夫,提前布局,以應對最新形勢的變化。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改革開放40周年,需要思考東北如何通過思想解放來重塑改革開放的社會環境。振興東北僅僅研究經濟是不夠的,要把東北的經濟、社會和政治關聯起來去研究。例如,營商環境很大程度就是社會環境和政治生態。要改善東北營商環境,需要樹立一些改善營商環境的典型案例,并加大宣傳力度以改善輿論導向,吸引外部投資東北。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所長銀溫泉認為,要實現東北振興有三個關鍵點,一是以國企的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為突破口,加快東北地區國企改革的進程。二是加大對民企產權保護的力度。三是社會政策調整。中國近些年已經開始進入消費社會,但是還缺乏配套的消費政策,應該明確提出建立福利社會的政策目標,并且將福利社會作為長期性的社會政策,這樣才能夠解決經濟社會如何發展的問題。

  充分利用世界局勢變化推動全面開放新格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趙晉平認為,面對貿易保護主義行為的常態化和長期化,需要保持定力,做好長期的應對準備。一是加快落實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重要戰略部署,以更加積極主動的行動,彰顯中國全方位擴大開放的信心和決心。二是變壓力為動力,倒逼國內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升級,強化市場公平競爭,實行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政策和投資準入管理制度,著力建設符合國際規范的高水平營商環境,逐步提升中國產品的技術、品牌、質量水平,助力高質量發展。三是加強與各國之間的合作和政策協調,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合力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加強國際經濟治理改革,促進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倪紅日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深化改革加快東北全面振興,新時期東北全面振興需要“四個新”。一是新思路,不以GDP為發展的價值標準。二是新重點,東北全面振興的重點領域,需要新的衡量指標。三是新舉措,通過結構性減稅,重振東北制造業。四是新作為,多措并舉推動東北創新創業大發展,防止人口大量外流。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張占斌建議,第一,看待東北問題的要放到更高的高度,放到國際政治經濟博弈的角度,放到中美貿易摩擦爭端的背景下加大研究,研究的范圍也要擴展,把經濟、社會、文化、國際關系、中朝因素等都要納入進來。第二,東北在新時代需要有一個類似粵港澳大灣區這樣更加響亮的改革舉措,提振信心。第三,東北問題歸根結底是體制機制問題,還需要有更大的決心來解放思想。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認為,人才和資本外流以及人口結構的老齡化,成為東北全面振興面臨的主要社會問題之一。這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面對,共同解決,以振興實體經濟為主,大力推進形成新興支柱產業,遏制資本、人才和勞動力的外流。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滿傳認為,從政府的角度出發,東北地區營商環境應該重點關注三個問題:第一,政商關系的問題。東北發展滯后,很重要的原因是國企過多。第二,政企關系的問題。第三,社會文化與營商環境的關系,因為東北有很豐富的文化資源,關鍵是怎么把它利用好。

  中國銀行原副行長張燕玲認為,世界局勢與東北振興息息相關,東北應該充分利用世界局勢變化,尤其是東北亞局勢變化為東北振興帶來的戰略機遇,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加速東北全面振興。張燕玲結合東北地區實際,提出了新時期加快東北全面振興的三條建議。第一,充分利用借鑒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積累的成功經驗,以東北地區與東南三省的省市對口合作為契機,加快對先進地區經驗的復制、消化和理解,著力深化東北地區體制機制改革。第二,加強對“冰上絲綢之路”的研究,提前布局。第三,講好東北故事,用好幾張名片。東北地區具備做好做精做大服務業的基礎條件,在綠色農業、生態旅游、養老等方面在全國都具有比較優勢,東北地區應該將這些特色服務業做大做精做強,同時加強輿論宣傳,重點打造新時期東北的幾張“新名片”。

  把創新驅動作為核心戰略和總開關牢牢抓在手上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周放生認為,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最重要的經驗,就是通過改革釋放發展空間和改善激勵機制,改革要大膽嘗試,給予改革探索過程一定的空間,要建立容錯機制。

  全國工商聯原主任陳永杰認為,在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歷程中,東北發展還是比較快,GDP年均增長7%左右。但是與國內沿海地區相比,東北地區在我國經濟體系中的相對地位日益下降。東北地區是以國有企業為主體的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改革進展緩慢是主要原因。

  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李凱認為,開放是東北振興的力量來源,有目標導向的全面開放是振興東北的不二選擇,這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的最基本的經驗。東北經濟過去幾年發展慢,主要是內部出了問題,包括營商環境、產業結構、體制機制等。東北地區發展仍有巨大的區位優勢和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出路還是要加大開放力度,通過開放改變東北的產業結構,通過開放讓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發展起來,通過開放建立起良好的市場經濟體制,通過開放來促進改革,進而形成經濟發展的良好局面。

  遼寧社會科學院院長姜曉秋認為,搶抓對外開放帶來的機遇、抓住拉動內需的重要機遇,發展文化產業是新時期東北全面振興重要的戰略支點,文化產業不能僅僅從一個產業來看,需要把握住文化產業,文化驅動的發展規律,立體發展,實現老工業基地進一步的轉型。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院長朱宇認為,東北必須把創新驅動作為核心戰略和總開關牢牢抓在手上。哈爾濱、長春、沈陽和大連要率先創新,給東北全域提供支撐,尤其是要充分發揮四城市的率先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形成“4+X”的區域創新格局。東北四省區應按照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布局,找準定位,揚長補短,不斷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形成分工互補的區域創新整體,成為帶動全域創新發展的引擎,在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中贏得未來。

  據悉,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是在國家發改委的直接指導下,由東北大學和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共同發起設立的新型高端智庫。

(責任編輯:臧夢雅)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