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久久精品一本一区人人,97色超级碰碰免费公开视频,国产1024成人精品视频,国产真人无码作爱在线观看

張宇燕:再談英國工業革命的啟示

2021年01月18日 07:37   來源:北京日報   

  討論技術進步以及對外開放和創新問題,回顧歷史也是一個重要角度。

  一般認為,“工業革命”是在1760年至1850年的90年間,由技術創新與進步促成的一個意義深遠的歷史事件。不過學者們對此還有比較大的爭議。牛津大學經濟史教授羅伯特·艾倫認為:所謂“工業革命”,根本算不上一個歷史事件,它和技術進步、技術創新基本上沒有什么直接關系。人們談到革命,大多認為應該是一個突發的、有戲劇性的、出乎意料的歷史事件。但是“工業革命”卻是在將近一個世紀中發生的,因此很難將其稱為“革命”。一般認為,“工業革命”的標志是英國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機,人們因此把“工業革命”與技術革命等同起來。其實這臺機器的生產原理早在一百多年前便被伽利略等人提出,之后經過不斷嘗試,惠更斯在1672年造出一臺蒸汽機。后來蒸汽機又不斷得到改進,最終由瓦特把已有的各種積累起來的進步合成了改進的機器。瓦特蒸汽機的意義在于商業上的可行性,而技術創新、技術進步理念都是現成的。

  在艾倫一派學者看來,所謂工業革命發生的真正原因在于英國獨特的工資結構或價格結構,它是早期近代經濟史演化積累的結果。瓦特蒸汽機在當時的英國出現有兩個關鍵因素。一是勞動力價格迅速上升。1750年時,英國的勞動力價格是法國、意大利的1.7倍。英國工人的工資上漲很快,這使得用機器替代人工變得有利可圖,所以才催生了瓦特改進蒸汽機以替代工人。二是當時的蒸汽機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英國恰好又是煤炭的富集國和生產國,其煤炭價格相對歐洲大陸便宜很多。這兩個條件結合起來,被艾倫認為是工業革命的真正起因,和技術進步、科學創新關聯性很弱。

  說到這里自然會引出一個需要追問的問題:為什么那個時期英國勞動工資會比其他國家高出許多?這同樣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涉及經濟增長和人口變化之間的復雜關系,特別與英國內戰對人口的消耗、海外殖民地擴張、國內市場規模擴大等因素相關。在此尤需強調一下最后一點。在有些經濟史學家試圖將“工業革命”改成“工業進化”的同時,還有人主張用“勤勉革命”取而代之。加州伯克利大學一位經濟史教授將研究聚焦于那一時期的家庭內部分工。他發現家庭的生產結構與資源配置,主要是勞動時間的配置,在那段時間發生了巨大變化。家庭成員之間開始細化分工,有一部分人專門生產能夠拿到市場上交換的產品。反過來這一過程也擴大了他們在市場上的需求。從“勤勉革命”的角度看,大家都努力干活、家庭內部分工細化,必然引起市場需求增加和市場規模擴大,結果從需求的角度引致了一場“消費革命”,并最終使得所謂的“工業革命”或“工業進化”歷史進程得以展現。與此同時,英國對海外殖民地的貿易和掠奪,也極大地支持了國內市場的消費和經濟增長。

  回顧歷史上的英國“工業革命”,我們大體上可以得到四點啟示。

  第一,工資、資本、勞動、土地等各種生產要素的相對價格變化,對技術進步帶動的長期增長會產生深遠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今天的世界特別是中國正在經歷巨變,而巨變之一就是勞動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基于此,我形成了一個關于中國長期增長的樂觀看法,那就是中國工資水平的上升勢必會對技術進步或技術創新產生直接且巨大的推動作用。

  第二,對技術創新或技術進步的理解需要思維轉換。思維轉換有時特別簡單,但非常重要。思維轉換蘊含著巨大力量。今天我們應當如何看待技術進步?技術進步可以是科技突破、發明、原創,但同樣可以是對已有技術發明的重新組合與完善。后者在考慮到特定歷史環境條件時往往會更重要。

  第三,國內市場規模擴大舉足輕重,特別是需求擴大。在我看來,對中國改革開放偉大成功實踐的解釋,大多來自供給方面和海外需求。毫無疑問,這樣做很有道理。但這不意味著國內需求尤其是被長期壓抑的消費與投資需求之作用就應該被低估。如果把中國改革開放和英國“工業革命”做個極度簡單化的類比,我們便不難發現中國國內“消費革命”或“需求革命”對于改革開放之成就所具有的基礎性意義。

  第四,外部市場至關重要。英國當時奉行的是殖民擴張主義,從性質上講與今天我國對外開放或順應全球化大勢有著根本區別。如果從開放的實際效果來看,企業要面對世界走向全球,兩者則在某些點上有相似性。英國紡織業當時面對的“國際”壓力,主要來自于印度棉紡織業的嚴酷競爭。應該講后者是迫使英國企業家用機器替代勞工并且重點布局于紡織業的主因之一。對外開放的直接后果在于要素相對價格迅速變化,進而導致技術等諸要素的重組。當新的要素重組導致了資源配置優化時,長期增長乃至加速便會出現。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

(責任編輯:李焱)

精彩圖片

張宇燕:再談英國工業革命的啟示

2021-01-18 07:37 來源:北京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