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久久精品一本一区人人,97色超级碰碰免费公开视频,国产1024成人精品视频,国产真人无码作爱在线观看

為制造業“由大變強”持續加力

2024年01月23日 07:11   來源:廣州日報   楊博

  記者日前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2023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較2022年提升1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我國制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4年保持全球第一。(1月22日《人民日報》)

  過去一年,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制造業遭遇多重挑戰。中國制造的這份最新“榜單”給出了強勢回應:工業生產企穩加快;重點行業生產整體向好,十大重點行業平均增速超5%;電氣機械器材、汽車等行業生產實現兩位數增長,鋼鐵、有色、石化等傳統行業復蘇加快,電子行業全年增長3.4%……我國制造業主打一個“穩”,以“大塊頭”托舉起大國經濟。

  新年伊始,C919京滬航“飛起來”,國產大型郵輪出海遠航,操作系統、關鍵軟件等領域實現新突破。如今,我國制造業發展優勢顯著,已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創造稅收的重要來源和開展國際貿易的重要領域。然而,傳統制造業“大而不強”“全而不精”問題仍然突出,鞏固提升競爭優勢面臨著較大挑戰。要改變低端供給過剩和高端供給不足并存的局面,補齊創新能力不強、產業基礎不牢的短板弱項,打破資源約束趨緊、要素成本上升的瓶頸——著眼未來,為加快實現中國制造“由大變強”,尤須闖關奪隘、步步加力。

  關鍵在“新”。2023年,“新三樣”產品出口額首次破萬億元,寫下制造業向“新”而行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科技創新放在扎實做好經濟工作的首位,并以此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邏輯起點,強調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完善創新體系,使創新動能不斷迸發,制造業就能加快實現由大到強。要向“智”蝶變——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要逐“綠”向“新”——著力實施綠色制造推進工程,促進工業節能降碳,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培育綠色增長新動能按下“快進鍵”。

  再造“基礎”。一直以來,“工業四基”(關鍵基礎原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是制約制造業發展的瓶頸。只有補齊產業基礎能力的短板,才能加快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近日發布的《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條例》專門指出,推動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為夯實產業基礎提供制度保障。接下來,還需持續提升重大平臺承載力,讓更多標志性、引領性的大平臺、大項目持續“放量”;不斷提升產業鏈、創新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形成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

  有“融”乃強。我國工業互聯網已覆蓋全部工業大類,5G技術、超級計算機、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關鍵領域取得突破,數字技術創新已由跟跑為主向更多領域并跑、領跑轉變。以5G為例,截至去年底,我國5G基站總數達337.7萬個,5G行業應用已融入71個國民經濟大類。在制造業“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要緊緊抓住大有可為的機遇期,使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相結合,加快推進產業融合互促,加速培育新業態新模式。譬如,搭建跨行業交流對接平臺,大力推進產業跨界融合,拓展制造業發展的新空間;培育推廣個性化定制、共享制造、總集成總承包等新模式、新場景,促進傳統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

  當前,我國制造業的“大”,已為未來向“強”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只要我們練好內功、穩扎穩打,把各方面的優勢和活力激發出來,不斷增強發展的安全性和主動權,就一定能夠奪取制造業“由大變強”的發展制高點。(廣州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臧夢雅)

精彩圖片

為制造業“由大變強”持續加力

2024-01-23 07:11 來源:廣州日報 楊博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