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久久精品一本一区人人,97色超级碰碰免费公开视频,国产1024成人精品视频,国产真人无码作爱在线观看

公共文化驛站:移動小空間 文化大天地

2024-10-16 07:27 來源:光明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臧夢雅)

公共文化驛站:移動小空間 文化大天地

2024年10月16日 07:27   來源:光明日報   白雪華

  經過多年的投入和建設,我國已建成中央、省、市、縣、鄉、村六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目前,我國共擁有縣級及縣級以上文化館3500多家。在縣以下,有4.02萬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57萬個村(社區)文化服務中心。這些文化館站(中心)在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公共文化建設也面臨一些新情況、新挑戰。比如,一些鄉鎮由于人口減少,文化站設施和資源閑置問題比較突出,而在景區等人流密集場所,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又明顯不足。按照過去的思路,要補齊景區等場所的公共文化服務短板,就應在這些地方建設一批文化館站設施。可新建館站面臨各種因素的制約,比如投入大、建設周期長。景區等場所人流變化大,新建館站后,如果人流減少,還會造成資源浪費。

  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牽頭推出的公共文化驛站,是一種投入少、可移動、集軟硬件于一體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它為補齊景區等場所公共文化服務短板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從硬件上看,公共文化驛站是一個可移動、可裝配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哪里人流多,哪里有需要,就可以把公共文化驛站設在哪里,讓驛站的服務最大限度地貼近人們的生活。由于是移動式空間,不占用土地指標,可以根據需求快速搭建,并且驛站的功能模塊可以根據需求進行組合。例如,在文化活動豐富的地方,可以增加互動體驗區的面積;在人流量較大的地方,可以增加休息區和閱讀區的設施。這種可裝配性使得公共文化驛站能夠更好地適應不同地區和人群的需求,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從軟件上看,公共文化驛站是一個集文化展示、互動體驗、智慧服務于一體并且可動態更新資源內容的綜合性文化平臺。驛站以公共文化云平臺為支撐,綜合運用5G、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技術,整合匯聚特色文化藝術資源,可以為群眾搭建鑒賞、觀影、培訓、體驗等互動式、沉浸式、大眾化的服務場景。公共文化驛站采取一站式集成管理,通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可以實現實時客流監測、用戶興趣分析、內容智能分發,對軟硬件系統和內容播控進行數字化、智能化、定制化控制,能夠實現24小時無人值守狀態下有效運行和低成本運營。

  除了提供文化服務,公共文化驛站還能根據群眾需求嵌入具有其他功能的硬件模塊,比如自助售賣機、電動車充電樁、快遞柜以及公共衛生間等,最大限度方便群眾生活。公共文化驛站里的文化服務內容群眾可以免費使用,自動售賣機、電動車充電樁等硬件的經營權則歸屬企業,采取付費使用模式,這樣就做到了事業與產業相結合,可最大程度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積極性,這是公共文化驛站與傳統的文化館站非常不同的地方。當然,不管增加多少經營模塊,公共文化驛站本質上是公共服務項目,解決老百姓的基本文化需求永遠排在第一位。

  去年10月,全國首個公共文化驛站在北京市大興區三間房村正式落地運營。根據村民們的需求,該驛站配備了數字古琴臺、智慧鋼琴、舞蹈體驗室、數字書法臺、有聲書、朗讀亭、數字醫療診臺以及大數據墻等功能模塊,搭建起沉浸式數字體驗空間。過去,三間房村的文化設施和文化活動相對單一,自從有了公共文化驛站,村民們的文化生活空前豐富起來。讀書、唱歌、學書法、學古琴、學舞蹈……驛站不僅受到三間房村村民的歡迎,還吸引了大量周圍村莊的村民前來參加文化活動。

  除了落地鄉村,景區、商場、學校、企業、科研院所等場所,都可以根據需要靈活配置公共文化驛站。比如,繼三間房村之后,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的公共文化驛站也投入使用,為全國各地的學員提供文化云展播、旅游導覽、書法、K歌、影音、誦讀、聽書、鋼琴、棋牌、健身、健康監測等12個方面的數字文化服務和體驗。

  公共文化驛站猶如毛細血管,能夠織密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補齊基層公共文化設施不足的短板,并把優質文化資源直接送到群眾身邊。今年6月,“24小時無人值守公共文化驛站”被文化和旅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列入2024年全國文化和旅游裝備技術提升優秀案例。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健全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機制”。從創意提出到項目落地,公共文化驛站匯聚了包括高校、企業等在內的各方力量。公共文化驛站可根據用戶興趣進行內容分發,大大提升了文化供給與文化需求的匹配度。從這個角度看,打造公共文化驛站是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健全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機制的一次有益探索。

  公共文化驛站建設才剛剛起步,我們希望各方人士積極參與進來,共同將“文化小驛站”打造成“民生大工程”。

  (作者系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光明日報記者韓業庭采訪整理)

(責任編輯:臧夢雅)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