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久久精品一本一区人人,97色超级碰碰免费公开视频,国产1024成人精品视频,国产真人无码作爱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滾動 > 正文

【學思踐悟·十九大】激發人的創造力 促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2017年11月11日 07: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李寧認為,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同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密不可分,需要最大限度激發人的創造力,需要做到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就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聽取意見建議。李克強說,改革發展為了人民,更要依靠人民。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最大潛力所在就是人力和人才資源。近幾年通過簡政放權等各項改革,鼓勵創新創業的環境不斷改善,人才紅利持續釋放,就業壓力不斷緩解。把人民群眾的創造力發揮出來,不僅能創造更多價值,更能實現每個人的人生追求,進而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118日中國政府網)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十九大報告對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提出的具體目標和工作任務,特別是提出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以及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等要求,為我國今后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指明了具體方向。如何推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最大潛力所在就是人力和人才資源”大有深意。

  首先,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需要最大限度發揮人的潛能。一般來說,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一個國家的經濟主體結構、三次產業結構、技術結構以及相應的自然資源、資本、人力資源、管理等生產要素配置結構的總和。其中,人一方面是最核心最主要的生產要素,另一方面又是最終消費的對象,是經濟牽引力的重要體現。

  因此,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依靠人民,又要為了人民,充分利用人力資源的優勢,最大限度激發人的潛能,把人民群眾的創造力發揮出來。目前我國有7億多勞動從業人口,其中各類技術和知識人才有1.5億多,把這些人調動好、協調配置好,讓他們投身到創新創業、技術研發,以及工作質量的提升當中來,就會極大地釋放創新活力,推動技術持續進步,實現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

  其次,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同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密不可分。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所要求的發展,必須是質量第一、效率優先的發展,這就需要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協同推進“中國制造2025” 和“互聯網+”行動,加快培育新動能、改造傳統動能,運用技術、環保、質量標準等法治化、市場化手段,淘汰落后產能,增強競爭力。

  為此,必須發揚工匠精神,注重創新發展。要發揚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前提是提高人們的質量意識,發揮人的負責任精神;要做到創新發展,就必須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人的創造力,以市場需求為基本出發點,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進行創新。

  最后,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需要做到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人民”二字出現超過200次,通篇貫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近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而“共享”也成為了新時代新發展的一個鮮明特征。以共享單車為代表,共享經濟之所以受到人民群眾的歡迎,就是體現了“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

  所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就是要著眼于努力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產業體系和就業機制,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同時還要著力于實現共同富裕,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充分體現,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李寧)


  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 

     
深化供給側改革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責任編輯:鄧浩)

編輯推薦